天热虫多是永恒不变的道理,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客户会出现同一种声音“师傅,这地方虫子多,你能帮我们多打点药水么?”一个简单的要求,看似很普通,但却能从滞留喷洒的角度反映出施药人员的专业与否?
杀虫剂施药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虫害消杀的最终效果。不同类型的虫害在栖息环境、活动规律与危害方式上存在差异,对应的施药方式也需精准适配
举个简单的例子
处置范围:
▶长300m X 宽80m的仓库四周外墙基

防治对象:
▶爬虫类/蟑螂
所用器械:
▶桶体5升的B&G
▶加压后,单桶喷洒6分钟
▶喷嘴距墙45cm时,喷幅为75cm

推荐药剂:
▶高效氯氟氰菊酯 2.5%悬浮剂/(卫豹 2.5%悬浮剂)
▶制剂用药量标注:防治蚊,蝇,蟑为1600~2000毫克/平方米
▶本品按制剂用1600mg-2000mg/平方米,30-60倍用水稀释并摇匀后喷洒物表

喷洒要求:
▶覆盖墙面高度40cm与地表接壤处延伸出40cm
▶围绕仓库外一周
一般的施药人员
计算施药总面积:
周长X喷洒宽度
即:(300+300+80+80) x0.8=608㎡
计算制剂总量:
依据 1600mg-2000mg/1㎡(为了方便计算,选择2000mg/1㎡
2000mgx608 /1㎡ x608
1216000mg/608㎡
约需要1216ml的本品制剂
计算药液总量:
按配比1:30~60(为了方便计算,选择1:50)配比
需要药液总量:1216ml x(1+50)=62.016L
喷洒时间:
由于B&G药水桶是5L,所以共计需62.016L÷5L=12.4032桶
然后绕着外墙基四周,走着打完12.4032桶 ,即74.4192分钟后药剂喷洒工作就此结束。
心细的施药人员
测定流量:
测量桶体5升的B&G,加压后单桶喷洒6分钟
它的流量:即每分钟能喷出多少的药水量
5L/6min=833.33ml/min
测定吸水量:
测量喷洒处置面的吸水量,假设经测试得出仓库四周是半吸水的材质
其吸水量为75ml/㎡
计算施药总面积:
周长X喷洒宽度
(300+300+80+80) x0.8=608㎡
计算药液总量:
处理总面积X每平方米吸水量,确保墙面吸足药液且均匀
即:608㎡ x 75ml/㎡=45.6L
计算制剂总量:
2000mgx 608 /1㎡ x 608=1216g
约需要1216ml的本品制剂
计算水总量:
药液总量-制剂总量
45.6L-1.216L=44.384L
处理面宽度:
喷洒要求:覆盖墙面高度40cm与地表接壤处延伸出40cm
即:40cm+40cm=0.8m
有效处理幅宽:
在喷药时候需要覆盖重叠5cm,确保均喷到药剂
为此幅宽=0.7m
喷一幅时间:
喷一幅,即我们起码需要知道它的长度和宽度
覆盖墙面高度40cm与地表接壤处延伸出40cm,为此需要处理0.8米的长度
宽度:喷嘴距墙45cm时,喷幅为75cm,为了保证施药均匀,覆盖重叠5cm,所以幅宽0.7m
一幅面积知道,每平方米吸水量知道,确保墙面吸足药液且均匀,即一幅的药液总量:0.8mx0.7mx75ml/㎡=42ml
再通过每分钟能喷出多少的药水量,确定时间
0.8mx0.7mx75ml/㎡÷833.33ml/min x60=3.024sec
喷洒速率:
时间上述已知
处理0.8米的长度已知
长度/时间
即:0.8m÷3.024sec=0.26m/sec
喷洒时间:
总药液量 已算知
再通过每分钟能喷出多少的药水量,确定完成本项工作的总时间
45600mL÷833.33ml/min=54.72min
结果
最后,得出的结果,就是效率提升26.47%,控虫效果因每平方米药剂使用量精准,信心指数提升100%。

杀虫剂施药与虫害消杀的协同推进,还需兼顾安全性与环保性。施药前应做好防护措施,避免药剂接触人体、宠物或污染水源、食材;施药后需按照规定时间通风散味,待药剂安全降解后再恢复正常活动。对于室内、食品加工区等敏感场景,应优先选择低毒、低残留的环保型杀虫剂,结合物理防治、环境整治等辅助手段,形成 “施药消杀 + 源头防控” 的综合方案,既实现快速灭杀害虫的目标,又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,让虫害消杀更具可持续性。
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,本文旨在分享虫害控制管理及科普知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