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资讯洞察
案例分享 | 2025-10-27
筑牢有害生物防制防线,守护食品安全每一环

 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一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,而学校食品安全更是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。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,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   

 

因此,保证学校食品安全是一项基本的民生工程,更是对学生健康、校园安全、社会信任等方面的全面保证。

   

 故而国务院食安办会同教育部、公安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市场监管总局在2023年12月13日发了一个有关《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》通知,而涉及有害生物防制也是其中的一个环节。

 

 

既然我们聊的是涉及有害生物的内容,那么就需要大家先思考几个问题。 

 

  1. 虫害问题为什么这么重要?   
  2. 学校一直在处理,好像问题没有解决?   
  3. 如何快速灭鼠?

 

《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》通知解析

 

刚刚我们也说了,这是一个为了保证师生安全而开展的专项行动。主要是通过专项行动,依法查处一批案件、曝光一批典型案例、清退和规范一批承包经营企业,着力解决管理不规范、责任落实不到位、食堂环境不卫生、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仍有发生等突出问题。目的是健全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长效机制。   

 

 所以成立国家工作专班、省级工作专班,进行3个阶段的整治和抽查工作。在2024年3月份进行第一阶段自查自纠,在2024年4月份进行第二阶段的跨省互查整治,在2024年5月进行抽查工作,来保证目的的达成。   

 

那么作为学校单位食品安全方面的重点任务主要有哪些呢?   

 

  1. 规范化管理,比如推行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工程,使其覆盖率达到100%。   
  2. 强化食品原料质量控制,对督导发现的问题跟踪,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,履行食品安全追溯义务。   
  3. 加工环境卫生维护,不能一包了之,只包不管,像防鼠防蝇设备设施中的一些,比如防鼠网的设施是需要设置和维护的。     
  4. 严厉查处违法行为,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。

 

专项行动中的五大排查清单

 

 

NO.1包保干部责任落实情况

 

首先我们学校食堂要配备包保干部,而包保干部要了解三张清单:即责任清单、任务清单、督查清单,以及在做些事情的时候,要有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,并按时督导,能发现问题。

 

NO.2主体责任落实情况

 

规范承包经营行为,比如签订合法有效的供餐协议,压紧压实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承担的管理责任,比如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。

 

NO.3鼠类等有害生物防治情况

     

需要定期开展鼠虫害的消杀工作,确保建筑结构能有效阻挡鼠类等有害生物的侵入,确保设备设施的有效和齐全。

 

NO.4加工制作情况

   

主要是对那些原材料的采购、存储、加工等环节都应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。

 

NO.5监管部门责任落实情况

 

需要建立供餐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,对供餐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抽查考核等。

 

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要求

 

像环境卫生、有害生物防制、高风险品种、食品异物、食品添加剂、标签标识,这些都是风险防控的重点。

 

涉及环境卫生,基本都是常识性的。比如保持清洁和存放整齐,不留异物、不产生异味等。

 

同时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》第39条规定,用于加工的原料的容器、工具要有明显区分,食堂的餐具要在用之前清洗干净,消毒等。《上海市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实施办法》中也有涉及环境卫生的描述。

 

 

 

而针对异物,需要分析原因,强化个人防护、改进操作程序等。

 

在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》第35条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第34条对异物管理都有明确的管理要求。

 

 

 

食品添加剂的管理,像开封后的容器标明剂名称、生产日期或批号、使用期限,并保留食品添加剂原包装等。

 

明矾,对铝的管理,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》(gb 2760-2014) 也是有明确规定的。

 

 

同时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、食品添加剂、食品相关产品:标注虚假生产日期、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、食品添加剂;所以篡改标签、虚假标注都是不允许的。

 

 

 

如果篡改标签、虚假标注不是法律意识淡,就是非诚信经营。必将遭受法律制栽。

 

而我们上海的《上海市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实施办法》第13条第(八)项,描述:食品贮存、运输(包括有特殊温度、湿度控制要求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全程温度、湿度控制)管理制度,都提出了相对应控制要求。

 

 

 

《食品安全法》、《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》、《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》,这些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,均需要我们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,这样才有法可依。

 

实施方案中有害生物防制解读

 

 本次国务院食安办会同教育部、公安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《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》通知,它是第一次专门强调了虫控的文件。

 

 

同时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文件陆续的出台,比如河北省教育厅印发的《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鼠类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九条措施》等,都明确表达了有害生物防制的必要性。

 

 

 

然针对这次通知,里面明确列出了督促学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。须参照标准规范,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长效机制,以及定期开展鼠(虫)害消杀,配齐配全三防设备设施等内容。

 

那么可参照的标准规范有哪些呢?

 

1.GB31654-2021 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 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”里面10.3描述:应根据需要配备适宜的有害生物防治设施(如灭蝇灯、防蝇帘、风幕机、粘鼠板等),防止有害生物侵入。

2.GB/T 39503-2020 “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学校”

 

6.2.2.1 环境治理描述:用于通风的窗、墙上的通风口设置网眼不大于6 mmX6 mm 的金属筛网,食物加工间防蝇设施齐全完好。定期检查,及时更换、修补损毁的防鼠防蝇设施。

 

 

 

对于长效机制,就需要通过内部管理程序,规定各部门在有害生物防制中的职责。比如员工做什么、虫害供应商要做什么,都应细化划分好相应的工作内容和职责。

    

 而成功的关键:一个是定期的培训和沟通,另一个就是领导的参与。因为领导的参与意味着他们可以及时解决团队面临的问题,确保项目顺利进行,可以帮助组织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计划,可以确保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协调。

 

文件的记录也很重要,它是信息的载体,它是知识、经验和证据的积累与传承。

 

通过文档、报告、会议记录等形式,可以了解工作进展、方法和经验等。

 

 在法律问题上,文件记录提供了关键的证据支持。

 

记录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经验总结,也可以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等

 

 

再者,通知里面也提到了,定期开展鼠(虫)害消杀,配齐配全三防等设备设施等。

 

那么这里的三防设备设施是指什么呢?

 

防蚊、蝇设施,比如出入口的防蝇帘、防蝇风幕,防蝇罩等。

 

 

防鼠设施,像下水道中的褐家鼠,它是很容易从下水道内侵入室内的,所以需要在下水道处设置箅子,确保箅子缝隙小于1cm。以及对外门底部缝隙,须小于0.6cm,确保老鼠钻不进。食品库房门口须设置60cm高的挡鼠板等,都应确保有效齐全。

 

 

 通知里面也提到,探索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有害生物防制,就比如目前市场上所投放的智能鼠夹,它即能抓老鼠,又能在老鼠被夹住发臭之前,提出报警,让人及时清除,以免造成2次污染。

 

虫害防制重要性

 

 之前网上闹的沸沸扬扬的鼠头鸭脖事件,涉事企业被罚款10万元,没收违法所得,以及三名责任人,共计被罚706万元。

 

 

和我们所熟悉的四害,它们在科学上被称之为病媒生物,且能携带、输送致病微生物,传播病原体。所以我们要控制它们,预防疾病,保障食品安全,杜绝因食品中出现虫鼠害引发的舆情舆论。

 

如何预防虫鼠害

 

针对虫鼠害,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它们室内生存和繁殖的基本要素有哪些?然后再想办法遏制这些因素的形成,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有害生物防制

 

 

比如水是生命之源,虫害也需要。但虫害对于水的需求,往往很简单,不如人类这样苛刻。所有设备老化时的渗水,清洁产生的积水,冷凝水等都是虫害能利用的。

 

 并且食物也是相对简单,像发酵物或腐烂物,淀粉和霉菌等都可以让虫害填饱肚子。所以它们的栖息地也就相应的多样性,比如室内的卫生死角,未定期清洁的地沟,杂物堆放地,墙缝及地缝均可被虫害利用作为栖息地。

 

 再者室外入侵的虫害,也是有一定的原因导致。像外围虫密度高了,室内有吸引虫过来的吸引源,例如光的吸引,气味的吸引,温度的吸引等。还有我们人为提供给虫害进入的侵入通道。例如小小的蚂蚁,它本来个头小,对外门有缝隙未加密的话,它是完全可以从缝隙处钻进室内的,其中还包括货物的夹杂携带、人员携带等。

 

 

所以我们需要降低外围虫密度,比如清除杂草,修剪绿化,减少吸引源,垃圾的及时清除,保证内部的整体整洁性等等。  并对侵入通道,给予正确封堵,阻挡虫害的爬入、飞入。

     

同时pco企业作为处理方控制方,需要确保日常维护的合规,有效,记录报告的齐全,虫害灭杀的科学性,合理性等。

 

如何控制虫鼠害

 

在控制虫鼠害的时候,势必会用到化学药品去预防控制虫害,为此需要有化学品控制程序,需要审批、备案、批准和安全评估后方可使用。

 

 其次虫害的发生,跟环境卫生差,卫生死角多很有关联,为此也需要一个清洁上的程序,针对卫生死角的深度清洁,设备拆卸后的清洗,消毒等。

 

 以及原料在接收过程中,如何避免携带虫害发生,像接收程序和原料入食堂后的存放规范等。

 

从这些源头上,就先开始预防虫害的发生或减少发生。

 

针对鼠、蟑、飞虫类防制,其实可从外围风险的正确识别,内部环境结构风险的排除,以及相应的防制监控等手段给予控制。

 

同时杀虫剂,因为它是农药,所以需要被正确使用以确保安全性,即要对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进行严格的管理。

 

效果控制的好不好,要依据国家的病媒生物的控制水平给予的密度监测后定论。

 

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,本文旨在分享虫害控制管理及科普知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